菲律宾的贫富差距为什么这么大?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1-12 19:26:26 96次浏览

自杜特尔特总统上台以来,菲律宾在基础设施建设、治安管理、经济发展、改善周边国家关系等方面被广大媒体评价为是硕果累累。

但即便是如此,菲律宾的国家发展之路,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人口与财富的分配,便是令人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

菲律宾地处于前景广阔的东南亚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菲律宾背靠太平洋,且毗邻东亚;与此同时,一亿多的人口,在国际市场中目前尚为廉价劳动力。

这些与生俱来的优势可以说是助力菲律宾发展的稳固基石。但实际上,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菲律宾没能很好地利用起这些优势,甚至使其成为约束自身发展的一块绊脚石。


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数量不成比例、分配严重不均,贫富差距巨大已经成为菲律宾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曾经,这是一个保有丰富殖民遗产的国家,经济发展一度在亚洲傲视群雄。在90年代更是被誉为“亚洲四小虎”之一。

但在近二三十年以来,菲律宾开始显现出了相当大的贫富差距。富人住别墅开豪车、穷人捡垃圾吃泔水……特别是在首都马尼拉,超过400万的民众生活在贫民窟里,这个数字约占这座城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菲律宾各地区的贫困发生率。总体来看形势相当严峻

在拥有一片大好前景的形势下,为何菲律宾的情况会急转直下?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是越来越糟,以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样的现状,从古至今,都有迹可循。

一、殖民者袭来,为贫富差距埋下祸根

早在公元约900年,位于吕宋岛的一些部落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世袭统治为基础的王朝,史称汤都王国。

到了13世纪,苏门答腊的米南加保人开始移居到菲律宾群岛,他们在当地建立了苏禄苏丹国政权。

群岛密布,即便是与“千岛之国”印尼相比也毫不逊色

汤都王国和苏禄苏丹国均位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依托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这两个政权和中国等该地区的其他国家进行频繁的贸易活动,综合国力一度颇具竞争力。


曾经汤都王国立国根据地,也就是今天的马尼拉汤都区。该区也被认为是马尼拉贫民窟遍布的重灾区之一

而这一切的繁荣,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时便被完全打破了。麦哲伦环球航行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西班牙政府于1565年派兵出征吕宋岛。

由于双方实力悬殊,当地人民很快便抵抗不住,屈服于殖民者的统治之下。菲律宾的国家名称,便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取自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

而此时的菲律宾,也出现了最早的阶级分化萌芽。为了更好的管理和控制菲律宾殖民地,西班牙政府在当地实行与西班牙本土类似的赐封制度:对一些驻留在菲律宾且有军功的官兵,以及支持西班牙政府的乡绅,分配大量的土地;而无地的农民只能通过租赁土地进行生产活动去维持生存。

这种主从关系,一定程度上为未来阶层贫富分化的出现埋下祸根。


具有浓郁西班牙特色的马尼拉大教堂

西班牙殖民者300多年的统治,除了给民众带来深重的灾难,客观上也为菲律宾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尤其是在教育方面,西班牙女王在菲律宾建立起免费的公共教育系统,以西班牙语作为教学语言,此举大大提高了菲律宾的国民素质。

随着美国在北美地区的异军突起,他们渴求在该地区博得更大的利益,而当地殖民霸主之一的西班牙,便是美国的目标。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的节节败退使得美国将战场甚至引到了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

此时的菲律宾,已经逐渐摆脱了西班牙的魔爪,建立起菲律宾第一共和国。美国人的到来,菲律宾一度认为是过来协助自己实现独立的。


美西战争,预示着西班牙殖民统治即将走下神坛

但是很快,美军便将马尼拉占领,同时成立军事政府,授权军事总督掌握行政、立法、司法大权。菲律宾人此时骤然反应过来,正式向美国宣战。这场美菲之战持续三年,最终菲律宾人民还是没能逃过霸权国家的控制,又再一次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

为了缓和菲律宾人民的反动情绪,美国在菲律宾推行了所谓的“菲化政策”。他们竭力拉拢当地有声望的人士,并将其安排到菲律宾的各个主要职能部门,所涵盖的区域包括省、市、区、乡镇等。

除此之外,把控着教育部门的美国人,坚持以英语为教学媒介,设立公费留学制度,将一大批当地优秀人才送到美国本土接受教育,将亲美的思想植入脑海中。

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菲律宾形成了一个小而精的上层阶级,他们掌握了这个国家一大部分的财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主阶级”。


一面天堂,一面地狱的马尼拉。富人坐拥繁华的CBD地段,而穷人只能在远处破旧的贫民窟里遥遥相望

美国人的入侵再一次改变了菲律宾的文化景观。英语成为了国家官方语言,政教合一的政府体制被瓦解,民事总督成为地区最高领导。这一系列的措施,客观上对菲律宾的经济发展乃至是近代化进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35年,在当地民众的强烈呼吁下,美国政府允许菲律宾自治邦的成立。

自治邦的成立,并不意味着帝国主义在菲律宾的统治就此落下帷幕。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对日宣战。之后,日本便制定了攻占美国海外属地菲律宾的计划,并于1942年占领菲律宾全境,建立起菲律宾第二共和国的傀儡政权。


摆脱了殖民统治的阴影,长期的斗争使菲律宾民众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随着二战反法西斯阵营的胜利,菲律宾短暂的傀儡政权时期也宣告结束。1946年,在美国以建立亚太军事基地的支持下,菲律宾举行了大选,最终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独立。这个几百年来饱受殖民困扰的国家,终于迎来新生。

二、辉煌与乱象并存,贫富问题再度恶化

独立后的菲律宾,很快便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殖民统治时代给菲律宾留下的遗产是丰厚的。曾经致力于将菲律宾打造为亚太重要工业基地的美国,为菲律宾基础设施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都是菲律宾经济起飞的重要基石。

亚洲开发银行的总部便设在马尼拉。五六十年代的马尼拉风头正盛,被誉为是“亚洲的纽约”

企图通过工业发家的菲律宾,此时正好恰逢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相继爆发。作为美国曾经的海外属地和当时的军事基地,菲律宾毫无悬念地成为了美国在亚洲战场上的大后方。

而菲律宾当然不会让这赚钱的机会白白溜走,通过对美国的军事补给以及美国的一系列经济扶持,菲律宾当时很快便成为了与日本、新加坡等国齐名的亚洲最富国之一。


二战初期的菲律宾,有过一段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是,这样过度依赖美国、缺乏独立自主性的经济发展必然是畸形的。战争结束后,工厂产品的产量大大下降。为了维持企业的经营,雇主不得不辞退大批的员工,而这些员工大多是从周边农村涌入到城市务工。

一夜之间从繁华的城市又得回到贫穷的农村,这样巨大的心理落差,加剧了本来就积压已久的阶层矛盾,使问题的严重性急剧上升。在享受到经济高速发展的甜头之后,平民当然不甘于财富再次被富人阶层所独霸。这一次的辞工潮,将贫富差距的问题又一次摆上台面来。


平民阶层表达不满的最佳方式便是疯狂抗议

经历了80年代的经济停滞之后,菲律宾在“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上仿佛看到了曙光。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推动下,“亚洲四小龙”呼之欲出。很快,他们便仿效欧美,进行产业的升级改造,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发展高新技术型产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目标来到了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各国

东南亚各国抓住了这次机遇,成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承接地。而菲律宾以其较为完备的工业基础,趁着东风迎来了一个发展的小高峰,成为了东南亚的“四小虎”之一。但是,好景不长,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风暴重创东南亚,当然也包括菲律宾。


“亚洲四小虎”,在风暴之后只能是昙花一现

菲律宾的衰落,和政治层面上的问题也有很大关系。菲律宾独立之后,在政治体制上几乎是对美式民主的照搬。但显然,他们并没有领悟到其中的精髓,甚至是将其演变成一场灾难。

政客们党同伐异、工于心计,最终形成了以几大家族为代表的寡头政治。个人利益至上,完全不考虑国家长远发展和民众切身感受。久而久之,腐败的气息在政界蔓延开来。而这一切,同样急速加剧了平民的贫困程度。


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在长达二十年的独裁统治中私吞巨额国家财政资金。直到今天,马科斯家族在菲律宾政界仍有重要影响

贪腐问题像一个引子,继而衍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彻底将菲律宾的正常经济秩序乃至国家平稳运行统统打乱。政客们无心治理国家,导致经济一蹶不振,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铤而走险,走贩毒挣钱的邪门歪道。


杜特尔特政府上台后,对毒品蔓延的严峻形势进行强力打击。对于一些贩毒分子,甚至不惜代价直接射杀

政府的不作为,使得财富和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长此以往,民众的情绪逐渐被激化,进而转变为治安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疯狂滋长。

三、现状堪忧,贫民的未来路在何方

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是贫富差距扩大最直接的受害者。以马尼拉贫民窟聚集最多的汤都区为例,这里生活着超过数十万的民众。他们以垃圾场为中心,将家安置在周围,大部分日常收入便是通过垃圾的售卖。


墓地甚至都可以成为贫民窟。位于马尼拉北部的全国最大墓地,生活了超过五万的贫民

而这样的环境,对于孩子们的成长绝对是灾难性的。据统计,菲律宾贫民窟至少33%的孩子存在着发育不良或发育迟缓的状况。他们被局限于这片狭隘的天地里,物质得不到保障,眼界更是得不到提升,似乎命运就这样与贫民窟永远捆绑在了一起。

而就在不远处的几英里外,便是马尼拉最繁忙的金融中心。但是,他们从来不敢去奢望,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一碗香喷喷的米饭或许更加实在。


一名贫民窟的孩子背着妹妹去非营利性组织“关爱之家”领取爱心餐。目前,这样的组织在菲律宾还少之又少

社会问题尤其是贫富问题的持续恶化,使得越来越多菲律宾人走出菲律宾,以求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包括非法滞留的人口在内,目前菲律宾的海外侨民超过1100万,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全球范围内仅次于中国和印度。


菲律宾家庭佣工团体聚集在香港中银大厦。以良好的英文水平和服务态度著称的菲佣,已成为菲律宾海外务工人员的典型代表

2/3人口依靠务农维持生存、1/3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全国超过210万5至17岁的童工……这场望不到终点的贫富差距拉锯战中,深受摧残的永远是生存的最底层的贫民们。

繁华的马尼拉早已是菲律宾的昨日光景,贫民窟里的呼喊才是现在这个国家的真实写照。与其沉浸于往昔,不如破釜沉舟、脚踏实地,才有机会重新仰望星空。